1322:不怕被人模仿(加) (2 / 6)
去年七月开的分店,半年内营业额做到了320万,赚不赚钱是所有股东都有目共睹的,开第三家店自然毫无反对。
“我的意思是一口气开两家分店,一家还在鹏城,另一家则开到羊城去。我们拿出100万来好好筹备这两家店,分红100万,还有20万则留在账面上,添置送货的车辆,你们觉得如何?”
100万拿出来分红已经很多了。
想白珍珠这个股份最多的,一次能分29万。
就连让股之后,只剩下4股份的邵光荣,也能拿4万块。
就算股东里如今最有钱的夏晓兰和刘勇,也没说嫌20多万分的少,对他们来说这钱拿的稳定,还是持续增长的那种生意,为啥不做?
而且夏晓兰还没费什么心思。
启航的钱她不用动,算上南海酒店装修工程和建材店的分红,她今年也获利百万华币。
去年春节前,建材店的利润是16万多,拿出10万分红,夏晓兰只分了两万多,今年直接就翻了10倍,按照这速度,在86年有4家店一起赚钱的话,到了87年,夏晓兰仅靠建材店都能分红上百万。
这样的生意,任何股东都会对它有信心。
比如邵光荣,这一年啥都没干,到了年底有4万块进腰包,他肯定不会反对夏晓兰提出的任何建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