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8章 啊,这个啊,这个叫番薯 (5 / 11)

        可杨春喜现在的心情却很糟糕。

        朝廷发下来让种的红薯,简直就是万历年间传来的最初级的版本,在高纬度地区它就不能活啊。

        也就是田永娣运气好,一亩地收了几十斤红薯,可这和二十一世纪华国东北黑钙土地所种出来的红薯产量那可差了远了。

        二十一世纪华国的黑钙土地在种了改良后的红薯种子后,生长周期在128天,亩产大概在4000-6000公斤,是虞朝黑钙土地红薯的百倍收成。

        至于田永娣方才说虞朝南边的地区种了红薯之后,亩产可达600斤的事情,杨春喜认为不假。

        首先红薯是典型的喜温、怕涝、极不耐寒的作物,它的生长对积温有很高要求。

        北边的无霜期短,而红薯从栽种到收获需要至少120天以上无霜冻的生长期,这里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

        红薯栽种需要地温稳定在10℃以上,否则幼苗无法存活,北边春季回暖慢,地温低,无法满足适时栽种红薯的条件。

        虞朝的红薯品种完全无法在北边的黑土地上完成生长周期。

        可气候温暖的南方就不同,若是在南方种下的话,气候适宜,理想状态下,亩产是可以达到600斤以上的,若是改良品种后种下,亩产甚至更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