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偷袭! (3 / 17)

        “当然,多重人格只是民间称呼,正式的病症名称是‘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简称did……是解离症的一种,有症状者一般都经受过童年期创伤、精神虐待、躯体摧残。

        “现实案例极少,最有名的就是米国的‘二十四个比利’,虽然因为样本太少,难以完全归因,但一般认为,病症会表现为身体受不同的人格控制,就像是住着多个灵魂。

        “这些人格之间,记忆甚至并不互通,在一些病例中,人格切换后,病人不仅心理测试结果不同,就连行为上的步态、口音、笔迹……甚至是心跳、血压这些生理特征,也会有所不同。”白石解说道。

        长野的案件先不说,此前在东都、松下子遇害的案件中,白石一直在意的,就是现场人员的“不同态度”。

        仅从现场来看,一个心狠手辣、同时又十分谨慎;一个莫名其妙,在凶案现场大吃特吃;还有一个对松下子抱有一定的善意……

        最有可能的情况,自然就是团队作案,其次是有不同的人,分别进入过现场。

        不过后来证明,吃便当和想要安抚亡灵的,确定是同一个人——秋吉加奈子,而第三人始终没有发现任何痕迹……

        由此白石也就在怀疑,会不会是可能性最小的情况——多重人格!

        直到长野的案情展现,白石也越发怀疑起来。

        童年时遭受虐待,甚至一直被囚禁十五年,这越来越符合多重人格的发病条件,而且……

        那个“鹿人”的签名,为什么会出现在囚禁场所,本身就很奇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