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026:伊比利亚半岛的命运之子(求追读!) (1 / 9)

        026:伊比利亚半岛的命运之子(求追读!)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耐克都没有遇到过太多竞争,他们已经成为了运动球鞋行业的绝对统治力量。

        这一切始于1984年,耐克招募人桑尼.瓦卡罗做出了一个摒弃行业常规的决定:我们得把公司全部的营销资源堆砌到一个明星球员身上。

        所以,当匡威带着10万美元一年——与NBA其他顶级球星相差无几的报价找到刚刚准备进入职业篮坛的迈克尔.乔丹时,桑尼.瓦卡罗直接甩出一份五年250万美元的合同终结了一切悬念。

        过去从没有任何球员在球鞋营销上赚到过那么多钱,这巨大的差异甚至让微笑刺客产生了对乔丹的嫉妒,也让他俩产生了一系列的恩怨故事。

        桑尼.瓦卡罗的策略大获成功,他让这家原本给员工发工资都困难的公司席卷了整个球鞋市场,狂赚数十亿美元。

        但1991年耐克却突然切断了与桑尼的联系,原因至今仍是个谜。

        人们只知道耐克董事长菲尔.奈特是一个争强好胜的独裁者,他认为耐克的成功需要依靠球员和聪明人,但绝不是某一位特定的球员或者特定的聪明人。

        他经常说的话是:“你最好乖乖为我卖命,要是我受不了你,我就会干掉你。”

        所以当桑尼.瓦卡罗在耐克的话语权越来越大时,他和菲尔.奈特的分裂几乎是一个必然结果。

        不过靠着在篮球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桑尼.瓦卡罗依然很吃得开。尽管身后不再有强大的耐克背书,但“桑尼.瓦卡罗”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件强大的武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