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1058章 太平洋上的闪光(第一更,求订阅) (3 / 6)

        “合作愉快!”

        在接下来的三天之中,这个由两国最优秀轰炸机飞行员组成的机组,便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作为拥有数千小时飞行经验的驾驶员,他们很快就掌握相应的驾驶技术。

        1月24日,上午九时,联合机组离开了飞行任务室,在他们进入机舱后,装弹车将一枚重达10吨代号为“团结力量”的氢弹装入弹舱,在xb1轰炸机缓缓滑行时,数百公里外的试验环礁处,也进行了最后的清场,环礁上的人员都是乘直升机撤离的。

        为了获得试验数据,他们准备了1300多个测量仪器密切监测,传感器放置在环礁周围的混凝土桩上,传感器被特殊的辐射屏蔽罩内。许多军用车辆也被放置在范围内的混凝土桩以评估爆炸的影响。

        对于没陆上试验场的南洋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第一次试验用高塔引爆更稳妥一些。”

        在距离试验场100海里外的观测船上,梁振华随口中说了一句,但一旁的同僚却说道。

        “成本啊……不说试验器材,就是造氢弹的成本就在那里摆着,别的不说,就是氘和氚的价格就高的惊人,生产一克氚的造价为71630元,而一克纯度90%的锂-6为538元,这么昂贵的成本,当然要尽可能一次完成试验了!”

        众所周知,氘和氚是聚变的主要源头,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而氚则非常难以获取,在大自然中几乎不存在,需要在反应堆里用中子对锂进行辐照获得,所以造价高昂。

        而为了降低试验成本,原本应该先塔爆再轰炸机投掷的两次试验,改成了一次到位——第一次试验即由轰炸机投掷。很快,观测船的雷达员就报告道。

        “轰炸机过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