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男保姆的奇遇 第8章 (2 / 3)

        “哼,聪明人靠不住。一个远飞,一个近藏,学校里一下缺了俩老师,害得孩子们可惨了!”

        乡下人的话雨儿有些听不大懂,什么是‘房檐滴水照坑砸’呢?但她明白了两点,一是村里人对她结婚两三个月就扛大肚子很看不起,不是婆婆为她遮掩,只怕她在人前永远再抬不起头了;二是她和韩放同时辞职,给学校造成了太大的空缺,影响到学生们的学习,这也是村里人极不满意的。这让她如挨了一次雨浇,几天中身上都热一阵冷一阵的。想想也没奈何,后来就下决心要养好身子,一来报答韩家母子的恩德,二来等生了孩子,她还要到学校去教孩子们,哪怕过上一年半载就死。

        还有是上次韩放回来时,进门一照面就盯着她看了很久,末了拉住她的手说:“你太瘦了,眼圈青黑青黑的,买的那些补品和药,你是不舍得吃,还是吃不下去?”

        “我……”当时她心里一酸,又扑扑嗒嗒滴下泪来。韩放怜惜地说:“你要总这样下去,我在外面还有心思干活吗?求求你,全当为了我,也为了孩子,你无论如何也要振作起来。”

        雨儿真是又感动又自责,自己不但是人家母子身上的包袱,还是精神上的负担,太不应该了!既然死不了,就得好好活着,就像他说的,不为自己,也为他娘儿俩和肚里的孩子吧……当身子和心情都好了些,夜里有时醒来,雨儿总思念韩放,盼着他能经常回来,眼前还时不时出现她第一次见到韩放时的可笑情景和后来同他相处中的一些片段。

        那是她三年前拿着县教育局的介绍信,由镇里的教育委员老陈带着走进山区的一个半后晌。进山后三转两拐,来到这个叫雪楼的村子,村小学就在通往深山的小公路边,在村子的最东边。听老陈介绍,说这是五个村子联办的小学,有十二个班级。

        山区的学校缺乏教师,不是县里教师不够用,是老师们谁都不愿到既穷困又闭塞的地方来。有的勉强被分配来了,过不了多少时候就寻门路找关系的又调走了。只有家在附近村子的教师才能长期在这里坚守岗位。特别缺的是体、音、美教师,这方面的人才好像格外少,有点真本事的都进了专业团队当了什么星什么家,没真本事的也不屑到深山荒村来苦熬--好象有这方面专长的人天生就有优越感和享乐欲,都应该干那些出风头露脸和挣大钱的工作。

        也真是的,她雷雨儿不是万般无奈,也不会到这种四面山夹几个小村落的荒僻地方来,正因为她极需要有个僻静地方藏身,来这里也算无怨无悔。

        还没等老陈和她走进校门,隔墙就飞出一个球来,这球不偏不斜,偏偏就往雨儿的头上砸来。雨儿也不含糊,跳起身将球接住,返身一个回掷又将球隔墙撂了回去。不料眨眼间球又被抛了出来,雨儿只好接住又回敬给墙内的人,球就这样被墙里墙外的抛掷了三四个回合,后来韩放就托着球跑了出来,迎着老陈问:“唉呀,陈委员,想不到你还是个打球能手,能不能代表乙队给我领的甲队赛一场?”

        老陈目瞪口呆地问:“什么?赛球?我可不行。”

        “那你刚才?……球咋接的那么好?”

        老陈这才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你是说刚才的球哇?我哪有那本事,是这位新来的代课老师小雷接的。”

        韩放这才将眼光转向雨儿,一看之下,由不得睁大了眼睛,心里油然冒出一句黄梅戏唱词:飘飘……荡荡……下凡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