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3 / 4)
双方谈判进入正式,苏厂长首先把厂现状做了介绍,然后谈到融资的几个方法,其中谈到了合资。
张辉远思量着很长时间说:“有人说同行是冤家,我不大赞成这观点,我觉得同行应该兄弟,互相协助共同发展,这样才会把我们的企业做大做强。我们这行做大做强了,形成了规模,那样我们就会形成更大的知名度,我们的销售渠道就会进一步拓宽,并且还能促成外销渠道的便捷。这就是我要注资的出发点。”张辉远略思一下接着说:“刚才苏厂长谈到融资的意向的几种办法,我觉得都挺好,都可探讨。不过我有个原则,这原则就是不干涩国有企业的性质和主权,这样对厂,对职工,对厂领导,对主管局以及政府都有好处。”
在场的刘局长苏厂长还有几个厂领导,听了张辉远这几句话,心里都感到欣慰,刘局长此时便急不可待的问张辉远:“张总,刚才苏厂长说了厂方的几个融资意向,你觉得咱怎么办才好?”
“厂复工越快越好,这样职工有着落,企业也减少损失。我觉得咱应走便捷途径较好,就是说,厂进经过评估审核确定资产,我们注入资金按比例分成。但我们有个条件,厂的经营状态,必须报我们总公司审核,厂主要部门由我们派人担任副职监督实施。”
苏厂长听了暗喜,觉得这条件即宽又便捷,并且不触犯国有厂的主权,于是便问张辉远,如厂经过评估资产是六百万,你准备注入多少,张辉远伸出三个手指,然后说是三百万。
苏厂长听了,压着喜悦便不动声色的看看刘局长。刘局长听了更是按捺心里的喜悦,忙站起伸手与张辉远握手说:“张老板真是痛快,就这么定了。”接着又说:“我这人是摆弄枪杆子出身的,说话办事喜欢直来直去,你说话对我的心,你也是帮了我大忙,我这当局长的首先表示谢谢。”苏厂长也与张辉远握手执意,并说马上组织实施,尽快形成书面协议。
张辉远回红崖,找李书记谈了洽谈的经过,李书记表示赞同并说:“通过这次和县冷冻厂合作,我有个想法,咱可不可联合成立一个投资公司,仍有你们集团牵头,镇上协助。”张辉远说他也有这意思。李书记又说:“那么就从这次往县冷冻厂注资开始,顺便把投资公司带起来。”张辉远表示赞同。
徐军只从去了村水产公司任职,鸡场便交给了刘艺和父亲,推土机也转交给小舅子和唐吉春的儿子。后来唐吉春的儿子去当了兵,那么这推土机就转变成了刘斌自己的了。现在推土机的活远不如以前了,但刘斌一人经营收入还是满丰厚的,不用别的,春秋两季翻地也能挣个万元以上。
但刘斌这孩子不定型,在学校时,生性好动厌恶学习,刘德忠无奈只得让他回村里干活。这几年推土机归他自己经营,收入也是让其他人羡慕,加上媳妇儿在大棚收入也不错。刘德忠大棚不干后便包了鱼塘和一块苇塘,可以说收入也是不错,加上儿子二十刚出头便让他包上孙子,虽然早生挨了罚,刘德忠还是欣然的交了罚款,并且他们婚后,收入归他们自己经管,家里的开销都是刘德忠一人担负。
刘斌处在这种状态下,手里有了钱也使他有些忘乎所以了,经常出现在镇上的饭店歌厅,甚至舞会他也成了常客。
刘德忠为家里别生出什么事段,暗地里也骂过刘斌,斥责他这是败家。马二嫂看在刘德忠两口的份上,也怕两家计为小两口而闹得不和睦,于是对刘斌的行为,也是睁只眼闭一只眼,或者是从言语上敲打敲打他而已。
冯小丽是刘斌中学的同班同学,回乡后便在红崖一家饭店做服务员。结婚因对象老在家务农,嫌弃对象窝窝囊囊没有出息,对象也听出冯小丽在外诸多风声,于是去年便协议离了婚。离婚后冯小丽去了红崖宾馆工作,因刘斌常去红崖宾馆舞厅,冯小丽见昔日的同学如此阔绰,这样一来二去便与刘斌打的火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