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十一回 (3 / 4)

        李文超觉得唐二叔说的有道理,因为毕竟还要通过集资的放式解决资金,如果村民有顾虑,这集资也是一个麻烦,于是便点点表示赞同。

        唐吉春回到家里,思量着合资办钢管厂的事,总觉得心里不牢底,这毕竟要集资往外拿钱,可这钱拿出了究竟能不能有回报?他思前想后总觉得不知怎么办才好,于是吃完夜饭便来到田贵乐那里。

        田贵乐也是为投资钢管厂的事发难。他见唐吉春来了便说:“老叔,办钢管厂你准备投多少?这事我怎么总觉得心里没有底。

        唐吉春说:“我也是在考虑这事,心里也是没有底呀。你说从去年养下到现在,咱是确实挣了一些,可农户往村上水产公司也投了一些,要是再往钢管上投,农户能不能不愿往外拿这钱,特别是咱们,最起码也要带头多拿点。这多拿点倒是无所谓,关键的是将来能有多大的回报。

        田贵乐思量一会儿,然后说:“这样,咱俩去趟徐茂林那,看看他是怎么看待这事,我觉得人家毕竟在镇上,在这方面肯定比咱要明白的多。”

        唐吉春觉得田贵乐说的有道理,于是便和田贵了走了出去。

        唐吉春和田贵了来到徐茂林那,两个人便说明了来意。徐茂林便说:“这两天我也在琢磨这事,但肯定一点这是好事,也是个机遇。唐书记和李文超为这项目去了鞍山好几次,鞍钢方人家看中咱这地理条件,咱这是大连和丹东两地交界处,他们也是想在咱这建一个钢材批发基地,主要销售他们的带钢和板材。为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市场销售,他们也决定在这就便办个钢管制造。因此唐书记和李文超抓住这机会和人家磋商,然后决定把这厂地定在我们村。这样刚钢管厂有它的好处,生产的钢管原材料先不用花钱,全是由鞍钢方提供。人家的设备是现成的,原本想和咱镇上的机械厂联合,让机械厂提供厂房,但鞍钢方来看机械厂的厂房不具备上设备的条件,因此这项目落到我们村。所以说这是一个好事,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唐吉春和田贵乐相互看了看,最后田贵乐问徐茂林,要是村民集资你准备拿多少,徐茂林说是不会低于养虾的钱。

        唐吉春和田贵乐又相互看了看,唐吉春接着说:“我和田贵了都是种地出身的,对工业这方面一窍不通,特别是这合资的一些规矩更是不明白。因为你念的书多,又是个明白人,所以说找你点拨点拨,这样村里集资我们也可以跟农户讲明白。”

        唐吉春和田贵乐离开徐茂林那里,唐吉春自言自语的说:“人没有文化就是不行,考虑问题还是简单呀。特别去年被东港的胡三骗了,现在一遇到这样的事心里就觉得没底,经徐茂这一说我觉得我们的顾虑是多余的,这钢管厂应该干。”

        田贵乐说:“我这人也是一样,摆弄个农活小打小闹行,象这样的事,咱的脑瓜根本不够用,所以说这两年挣点钱是跟人家沾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