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七回 (2 / 4)

        李文超走出虾圈,骑着自行车经过滩东大田时心里划着个疑问,眼下正是大田打苗床时候,怎么滩东队没有人在地里干活?李文超疑惑的骑着自行车朝滩东队走去,刚走进屯里见徐茂林站在那里。

        徐茂林见李文超骑着自行车过来,便迎上前说:“李书记,我去村里找你,人家说你去了南滩,没办法我就找你过来了。原来咱约定的要在滩东队搞种子基地还搞不搞了?种子来了那么长时间在镇上没有人去拿,我来找唐队长也找不着他。”徐茂林像是有气的样子说了一大通。

        李文超赶忙说:“老哥,老哥,你先别急,咱上唐队长家问问看看是怎么事。”

        徐茂林摇摇头叹口气说:“我刚才在他家出来,他家人说一早就出去联系柴油去了,说什么推土机买回来了柴油不好弄了。我刚才又去了一趟田贵乐家,想让他想办法先去把种子拉回来,可田贵乐说没有唐队长的话他做不了主,特别是还得拿钱去他更做不了主,你看看这都什么时候什么事呢。”

        李文超清楚搞种子基地的重要性,忙说:“老哥,搞水稻种子基地是个要紧事,不但要搞而且一定要搞好,这一点肯定不能动摇。这样,咱俩再去找田贵乐,先让他把种子拉回来再说。”说着和徐茂林去了田贵乐家。

        田贵乐三十多岁,是个厚道的小伙子。因为对农业技术这方面善于专研,家里的菜园各种蔬菜收拾的有模有样,徐茂林看中了这小伙子,给他也传授了不少关于农业方面的技术。徐茂林去了镇上,是他力推田贵乐负责村里的农业技术。

        李文超和徐茂林来到田贵乐家,见他正在家里西屋用火炕取暖,搞水稻和一些种子发芽试验。徐茂林见了便说:“辽东一号怎么样?拿给李书记看看。”

        田贵乐掀开盖着的厚被,被底下面盖着十多个小碗,每个都用塑料膜包着并写有标记。他拿出辽东一号水稻种子发芽试验给李文超看,并且说:“李书记,我觉得是好品种,千粒重比其它品种都重,米型长有光泽,我用手工搓了点米搞小碗上锅蒸了下,米饭色泽发亮有香味,就是有一点它生长期长,比其它的品种要长出十天左右,也就是说从育苗到插秧都必须比原来提前十天。”

        李文超点点头指着碗里的种子说:“我就是为这事来的,唐队长这两天忙虾圈的事没有时间,你现在马上找人套车,再去村上拿点钱,跟徐助理去镇上把种子拉回来。以后农田里的活和事,唐队长不在家你可以直接安排,季节不能等人阿。”田贵乐听了赶忙把种子收拾好,急忙跟李文超和徐茂林出了屋。

        田贵乐按李书记的吩咐,套上车和徐茂林一起去了村上。李文超推着自行车边走边琢磨着,它觉得滩东队只从包了虾圈,觉得队里有一些不协调现象,原来唐吉春在队里当个队长可以说没有问题,特别是柳编苇编搞得也是有声有色。可现在只从包了虾圈,好像大田里的活不当回事了,柳编和苇编也不大操办了。还有虾圈的闸门也应赶快弄了,怎现在还没有动静?这还不说,他还听到了一些有关虾圈账目问题的反映,他觉得这些问题应该和唐吉春好好唠唠,不然真出了问题没法向队里的农户交代。他思量一会便推着自行车朝唐二叔家走,他想听听唐二叔的看法。

        唐二叔见李文超来了,有些不悦的说:“文超呀,当初你把虾圈分给唐吉春我就觉得不妥,唐吉春虽然当过队长,小打小闹还行,要是把这么大的虾圈交给他,我觉着让人担心。他也是,自己有多大能耐不知道吗,傻乎乎的什么贴都敢接。听说集资哪点钱花出不少了,也不知都干什么了。这推土机买回晚了不说,听说这柴油又卡壳了。你知道咱哪点集资钱可不容易呀,不但把农户的钱打扫干净了不说,绝大多数还拉着饥荒,有几家把老人准备的棺材板都拿出卖了,都是盼着能有个回报呀,咱可千万不能让它打了水漂了。

        李文超对唐二叔是非常尊重的,听了唐二叔的一顿埋怨,他好半天才抬头说:“二叔,我也有难处呀,你知道吗?当初在镇上争取这块滩面时费了多大劲。不去争取吧,知道这是块肥肉怕错过机会,把它弄到手了我也觉得压力太大了。你不知道我在签协议时手都颤抖了,现在每天晚上觉都睡不好。咱村有没有钱你还不清楚?完后唐吉春找我,说他在东港有亲戚是养虾的能借到钱,所以说我才想把滩东队单独劈出核算,当时为了减轻我的压力就同意了,我想反正也时咱本村的事也没给外人。但从现在滩东队的状况来看,可以说我当时的的考虑还是欠妥,这让唐队长把心事都用到虾圈上了,结果虾圈这面也弄得挺托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