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十七回 (2 / 4)

        马二嫂在家见杨明春来了便知道了她的来意,于是说:“明春,你是不是为那三歪的媳妇儿事来的?”

        “可不是怎的,他上俺家找张辉远,让张辉远帮雇两个人要收拾屋,我和张辉远跟他提起这当事,张辉远偏让我来找你,说让你上俺家把这事当找他核计核计,然后老早约个时间让他们见见面。”

        马二嫂点点头说:“这事我也是这么想的,我觉得今年咱虾圈挣着了,庄稼也丰收了,

        外面的人看了咱都眼红,特别是一些姑娘都巴不得一嫁到咱村,我觉得老歪这事也能差不多。”马二嫂顿了以下,然后叹了口气看看杨明春又说:“这两天我心里老是犯嘀咕,就是你公公回来这事。”杨明春觉得莫明其妙,不解的看着马二嫂。马二嫂又说,我这人你也知道,说话不愿意掖着藏着,再说咱们之间关系也是实实在在,有话不跟你说说心里总觉得不踏实,我只是提醒提醒你心里有个底。昨天早上我在屯里遇上了去镇上上班的徐茂林,

        唠起了你公公的事,他给我讲了老多,你知道吗,你公公在香港是挺有钱的,这回来有可能要拿钱给咱这投资干点大买卖,你没看到了吗?他回来从上到下有多么热情,人家张辉远这回是熬到头了。”

        杨明春听了‘咯咯’的笑道:“妈呀,二嫂我当是什么事了,公公有钱是人自己的,俺可不能去花人老人的钱。他有没有钱我不知道咱也不问,到时好留着人家养老,不过有个事公公告诉我了,以前在镇医院有点资产,他把这些资产捐给医院了,县里对他挺赞赏的,决定按老专家待遇在医院给办理退休,这样一个月能领一百来元退休钱。我不是说了吗,人家老人的钱是老人的,咱可不能把眼盯在老人的钱上。他在外漂泊了三四十来年不容易,这回让人家享享福吧。我觉得俺们现在挺好,也用不着去花人家老人的钱。我小店一年挣的钱家里零花就够了,张辉远在队里挣的加上在圈里干的,再出去干点瓦匠活,今年赶上过去的十来年挣的,我挺知足的用不着老人的钱。”

        马二嫂知道杨明春没明白她的意思,叹了口气说:“哎呀妹子,你没明白我说的意思,我明说了吧,具徐茂林说,张辉远属于这回落实政策内的,人家能办理进城安排工作。这样一来你可和人家有差距了,要是真的进了成安排了工作,他能不能有其它的想法?再加上他爹又那么有钱能不能嫌弃你?这你可要心里有个数呀。”

        杨明春思量一会,然后摇摇头说:“张辉远他不会的,他是一个负责任的人,我们没凑到一起的时候我就感觉他是这样的人,在一起我更能觉得他确实是这样的人。他也说过,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进城当工人还得从新学徒,工人也不比咱多挣多少。再说我觉得他真的走了会舍不得李书记还又你马二嫂,还有王福生吴老歪侯二他们,今年他们在虾圈处和非常好,一有什么事都愿意来找张辉远商量。”

        马二嫂盯着杨明春认真的问:“你有把握能拴住他?”

        杨明春抿着嘴笑着说:“有把握,你放心,他蹦不出我的手心。”说完忍不住‘咯咯’的笑了起来,接着又说:“二嫂你放心吧,我知道二嫂担心为我好,张辉远这人为人我清楚,决不能做出对不住我的事来,你就尽管放心好了。好了,好了,张辉远和吴老三还在俺家等着呢,你赶紧去我那里一起和他们商量商量看看怎么办,一会儿我还要去医院护理老公公。”说着拉着马二嫂出了门。

        只从虾圈分了红,大伙得到了实惠。李文超非常清楚,要想村民更多的得到实惠,也必须去掉原来旧的生产队模式,鼓励和调动农民兴办二三产业。虽然今年虾圈和水稻都丰收了,但这毕竟是局限性的收入。张作栋的这次回乡他感觉到新的商机,一但有投资的意向可不能坐失,想到这,他走出村委会骑上自行车奔红崖镇医院。

        张作栋是一个道德水准很强的人,觉得他回乡得到县镇和村如此关照甚是过意不去。吃过午饭,杨明春回家后他和护理员打个招呼边走出了医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