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百四十二章:提炼铀235的办法 (7 / 13)

        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建国初期制造核弹的第一批铀原料来自哪里。

        事实上,第一批铀原料并非来自国家的勘探队和专业人员。

        而是来自普通的老百姓。

        那时候为了提炼出黄饼,乡下的农民真的是牺牲良多。

        不仅没有口罩护目镜手套这些防护装备,而且为了碾碎和精选铀矿,用的还是老百姓自己碾粮食的那种碾子。

        碾碎之后还要过滤,没有专业的滤布怎么办?

        用做豆腐的麻布包过滤,一道一道过滤。

        而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老百姓来说是不可能丢弃的,但继续使用后果可想而知。

        就这样,通过全民炼铀,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内总共获得土法冶炼的重铀酸铵163吨。

        为原子弹试验的核燃料的生产提供了原料,进而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赢得了时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