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渑池之思 (3 / 4)
李海倒也不问缘由,前面开路,一行人就趁着夜色还没来临进了寺庙。
柳如烟和鱼是女子装扮,也不方便在寺庙里宿夜,我就让李海在寺庙附近找了一家农户,给了主人家一点银两,留下了李诚来照顾她们俩。
寺庙的老主持奉闲和尚已经去世,他的舍利塔就在庭院中间。
新任主持还很年轻,应该是奉闲的弟子。见我那么诚心地来祭拜他的师傅,眼中竟有感动的泪光闪过。
祭拜完毕,和主持聊,才知道苏轼在三前到过簇,还写下了一首诗赠于寺院,寺院当成宝贝一样藏在藏经阁里呢。
他吩咐和尚去拿那诗,双手捧着递给我。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好诗,不魁为东坡所做。”
主持惊愕地看了我一眼,我连忙改口:“方丈觉得苏公子这首诗如何?”
谁料那年轻的主持却伸出手来,在胸前做了一揖:“苏公子的这首诗不是好的征兆啊,不过,他是一只大鸿,应该能飞到他要飞到的地方去的。”
古时的和尚水平的确是比我那个时代的那些能吃鱼吃肉能娶妻生子的“和杀高明得多,只一句,就将苏轼的一生都给概括了。不知道苏轼赠诗时,这位有着哲学家眼光的主持有没有赠个片言只语给苏轼,让他能收敛一下自己的才气,不至于因才惹祸呢。
一夜竟无梦,不知道是不是佛门净地,一切妖魔鬼怪都要忌惮几分,反正这些日子里一直深深困扰我的恶梦那一晚神奇地消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